在成都,大街小巷都布满了各种餐厅、饭馆,其中有不少火锅、串串还有冒菜店。那么,火锅、串串、麻辣烫、冒菜、钵钵鸡、关东煮,这些都有什么区别呢?我想,外地的朋友到四川应该都会有这个疑问,本地的朋友也不一定全部分得清楚。
今天呢,咱们就来聊聊火锅、串串、麻辣烫、冒菜、钵钵鸡还有关东煮的区别。
首先说火锅,一般来讲,火锅店装潢都比较高档些,堂子(店铺面积、桌子数目)比较大,两人桌、四人桌、八人桌、十人桌等都有,毕竟,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,大家一起吃才有氛围。当然,也有许多路边火锅店堂子小,但是味道也相当好。
火锅是把盘子里的菜放到锅里煮,然后时间一到,就夹出来吃。火锅锅底分红汤、鸳鸯和清汤,所谓红汤,就是辣的,红汤又有清油和牛油两种,清油红锅是植物油制成的,吃起来没有那么油腻,牛油红锅是动物油制成的,重麻重辣,符合四川人的口味。以前有个学姐带她外地同学吃火锅,锅底端上来后,她同学问:“我们没有点花椒和辣椒吧?”(老板估计会说:没事,这个是送的)
点好锅底,就开始点菜了,吃火锅一般都是荤素搭配、先荤后素,肥牛、老肉片、毛肚、黄喉、鸭肠、菌花这些基本是必点项,当然有些地方的朋友不爱内脏,其他的比如无骨凤爪、虾饺、香菜丸子、耗儿鱼等等煮火锅也是相当好吃的。素菜选择也很多,土豆、山药、苕粉、豌豆荚基本是我的必点项,其他的还有海白菜、海带、凤尾、香豆腐、土豆粉、金针菇、黄瓜等等,太多了,难以枚举,进店菜单都会有。吃火锅一般还配有蘸料,分油碟和干碟,油碟一般是香油加蒜泥,有些店还提供大头菜、折耳根、香菜、葱、青椒、小米椒等,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制。干碟就是辣椒粉、花椒粉、盐、鸡精、花生末的综合体,牛油锅底加干碟,吃完保证大汗淋漓。
锅底开了,菜上了,碟子打好了,咱们就可以开始下锅了。煮火锅特别讲究火候,煮的时间短了,菜可能还没熟,煮的时间久了,就过火了,毛肚、黄喉、鸭肠这些对火候要求特别高,火候到位,吃起来又香又脆。素菜同理,我吃土豆、山药只吃刚过火的那种,很脆,口感好,我朋友跟我一起吃火锅,除非我口下留情(一般会给他们留一点),否则基本吃不到煮软的土豆。山药。叶子菜也不能煮太久,否则会失去原本的营养和鲜味,而且如果不怎么吃辣的话,叶子菜最好煮清汤,叶子菜在红锅中会包裹大量辣椒花椒和红油。
作为四川人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大家那么爱吃火锅,但是每逢好友聚会,同学聚餐,团队建设,我们都爱去吃火锅,边烫边吃,喝点小酒,回忆过去,畅想未来,总结经验,团结奋斗,这气氛都刚刚好。我们吃的是火锅,也可能是情怀,但我们珍惜的,是一起吃火锅的人。火锅一直都在,人却不能一直同行。
说完火锅,现在来说说串串。串串的菜是竹签串起来放在冰柜,顾名思义串串,菜品多,每串分量不多,价格也便宜,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选各种各样的菜品吃。
串串分热串串和冷串串,热串串就是指老板把锅底端上来,顾客选完菜后自己放到锅里煮,冷串串就是顾客选好菜,给老板煮,老板煮好后端上桌就可以吃了。串串碟子和火候跟火锅类似,只是一个是直接倒进锅里煮,另外一个用竹签串着。串串中我最爱的就是各种牛肉,嫩牛肉、香菜牛肉、芹菜牛肉、折耳根牛肉、野山椒牛肉、金针菇牛肉,荤素搭配,好吃又不腻。吃串串最尴尬的是:竹签一拿起来,咦,串串上的东西呢……吃完了,这时候不说买单,不说结账,有个专业的叫法:“老板,数签签……”
好了,大半夜写关于吃的,简直就是自虐,今天就先说火锅和串串,大家分清楚了吗?下次我们再继续聊麻辣烫、冒菜、钵钵鸡和关东煮吧!